你的位置: 金博体育官方 > 企业文化

用“信任”管理波克夏!巴菲特如何承担做错决策的风险?

来源:金博体育官方 发布时间: 2022-12-01 点击:4738

       金博体育官方讯 编按:
本文摘自《信任边际》一书,作者为劳伦斯‧康宁汉(Lawrence Cunningham)与史蒂芬妮‧库巴(Stephanie Cuba),两人为夫妻,并合著《巴菲特的股东》。劳伦斯‧康宁汉为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研究教授。两人多年来深入研究巴菲特与波克夏,过去曾把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归纳为“安全边际”(margin of safety,在公司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时候买进);现在他发现巴菲特还有一个被人忽略的管理原则,那就是信任边际(margin of trust)。
信任边际,是指只跟自己信任的人合作。
以下为摘文。 做错决策的风险

所有的组织架构都需要权衡取舍,分权让最接近问题的经理人能够有效进行决策,但反过来说,这也会带来做错决定的风险。巴菲特也证实这一点,他说:“我们宁可承受几个错误决策所带来的有形成本,也不希望因为承担令人窒息的官僚主义,导致决策太慢所加诸的无形成本,一点也不想。”

通常提到集权管理的优势就是避免资源重复浪费,但波克夏却似乎反其道而行,它有60几个法律部门,而不是只有一个,而其他公司却可能有一个大型的总部咨询办公室,雇用人数却远远超过波克夏子公司加总起来的人数。

之所以如此有效率,是因为经理人都有经济或文化上的诱因,让员工人数达到最少,这也是波克夏分权管理模式的优势:每位执行长都可以设计最适合自己具体业务的组织架构。

并购策略

大多数公司都会采用正式管道的计划,列出想要扩展的领域,有时甚至会列举出收购目标,包括集团企业。许多公司都有负责找寻目标与掌握机会的并购部门,这些内部功能具有一些和一般中介机构相同的特性,包括对专业的宝贵见解,但是它们也有可能会有不良的动机,在应该更谨慎的时候采取行动。

波克夏从未设置或规划这样的部门。相反的,在年度信件中描述某些交易时,巴菲特会称波克夏的并购策略是“巧合”和“偶然”,而不是“精心策画”或“精密计算”。这样的方法有助于避开很多破坏价值的并购,这也是波克夏能够持续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图/巴菲特。取自shutterstock

在并购市场中,公司一般会雇用投资银行或经纪商来搓合交易,但波克夏通常不这么做。因为交易经纪商会收取费用,而且经常所费不赀。很多费用是在交易达成下才支付,这会给经纪商有诱因促成交易,而不是以客户的最大利益为考量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收购的成本会大幅高于现金支付的收购费用。无论这些费用有多大,这些成本可以用投资费用与获得价值的差异来衡量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公司最好的策略或许是雇用两个经纪商,一个是有达成交易才付酬劳,另一个则是交易无法达成时才付酬劳。

因此长期以来,波克夏都是经由员工、合伙人、同事与朋友所不断发展出的人脉网络带来并购机会,而不是依靠经纪商。此外,1986年波克夏在《华尔街日报》(Wall Street Journal)刊登一则广告,说明他对并购对象的兴趣与标准,这在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中曾经重复提到,因此波克夏的收购很少由自己发起,反而大多是听取其他人的提案。劳伦斯.康宁汉在《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行不行?》(Berkshire Beyond Buffett)整理波克夏公开揭露的交易来源,有11名卖家主动与波克夏接洽;有9件是因为既有业务的关联而与巴菲特联系;7件是经由亲朋好友的介绍;只有4件是由波克夏直接联络卖方;有3件则是经由陌生人与熟人安排。

以波克夏1986年收购史考特费策公司(Scott Fetzer)为例,当时的“大型投资银行团”都没能为这家中型的多角化集团成功找到买家。而在敌意收购的雷达瞄准这家公司后,巴菲特联系公司的执行长讨论收购交易,最后很快就成交。

巴菲特不以为然的地方是,公司即便没有找到买家,仍需要支付银行2500万美元的费用。就如同波克夏的经验所显示的,巴菲特相信,买方和卖方直接找到彼此,而不是透过银行家或经纪商牵线,才是对双方都比较有利的方式。就如同巴菲特很喜欢的警世格言:

千万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剪头发。

在典型的收购案中,在协商交易条件的过程中,会计师会仔细检查公司的管理和财务状况,律师则会调查合约内容、法遵情况与相关诉讼,这些检视通常是在企业总部进行,并且伴随著创建并购准则与导览的各项会议。这些繁杂的过程通常要耗费好几个月的时间,而且会带来大量的费用。而波克夏则很自豪不用被这些事情束缚。

巴菲特只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掌握人数,交易有时候透过最初的几通电话就能达成;多数时候则是在两个小时以内的会议中敲定;即使碰到不可避免的情况,也会在一个礼拜以内完成,正式合约是透过实时协商,交易(包含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大型交易)则可以在初次接触后一个月内完成。

班杰明摩尔公司(Benjamin Moore)是家族企业,股票也在柜台市场交易。当公司决定出售后,公司找来财务顾问负责研议与鉴价,但订出的价格却迟迟找不到买家。后来公司董事联络巴菲特,将班杰明摩尔公司介绍给波克夏。

巴菲特只问了几个问题并要来公开文件,一周内就提案,以1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班杰明摩尔公司。班杰明摩尔公司的董事会也接受这个价格(他们知道跟巴菲特讨价还价并不会有效果)。后来巴菲特与公司执行长会面,波克夏的外部律师也进行尽职调查(我们会在下一章继续讨论班杰明摩尔公司的收购案)。

巴菲特致力将自己留在“能力圈”,期望能透过适度的调查挖掘,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。一方面,他出色的商业阅读能力提供重要的知识,让他熟悉许多公司与公司领导者。再者,聚焦在自己理解的产业和拥抱的商业模式,也有助于增强纪律。无论在业务、商业模式或相关人员的评估上,当他缺乏判断能力时,他就会选择放掉这个机会。

特别是在信任方面,如果巴菲特对潜在的业务伙伴(卖方、经理人或其他人)的信誉有任何疑虑的话,他通常就会礼貌性的拒绝。这就是信任边际的重要性:只有对业务、商业模式及人格特质做准确的判断并不够(虽然巴菲特早已磨练好这套技能),最重要的事情是,避免把信任放在错误的地方,这样的原则必须被创建起来。

首图/取自

本文标题:用“信任”管理波克夏!巴菲特如何承担做错决策的风险?
网站关键词:金博体育官方,金博体育官方注册,金博体育官方客户端下载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lmxyyc.com/qywh/677.html